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腹地,是宁夏沿黄城市带核心区域。“天下黄河富宁夏”,九曲黄河穿城而过,造就了吴忠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素有“塞上江南”、“塞上明珠”等丰富多彩之美誉。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之际,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就吴忠市产业发展趋势采访了宁夏吴忠市长白尚成。
白尚成表示,回族人民善于经商,在历史上对于古丝绸之路的建设功不可没。吴忠是中国回族密度最大的地级市,被誉为中国“回族之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点上,吴忠市要有所为,率先为丝路建设做出贡献。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传统特色产业做支撑,传统特色产业是夯实国家之间商贸往来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吴忠市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下大力气做足、做大、做好清真产业。
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其中,打造中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作为发展战略为吴忠市发展特色产业注入了鲜活动力。
“近期,政府获得了一份有关清真产业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的详细规划方案,科学规划才能有助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发展路径,重大项目,产业支撑点都需要科学规划。”白尚成说,过去,吴忠市的清真产业处于较为分散的格局。没有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为基础,很难将该产业集中在一体。为扩大规模、整治凌乱分散现状,吴忠市建立了清真产业园,为清真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经过近几年的倾力打造,吴忠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的独特优势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已经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
在产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吴忠市仍面临着尖锐问题。目前,清真产业包括穆斯林用品并没有获得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标准,通向国际发展的道路也严重受阻。如何突破该瓶颈,白尚成表示,吴忠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引进大的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形成聚集效应,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业层次。同时围绕清真产业发展,吴忠市决定通过建立四大平台,即创新平台、研发设计平台、检测认证平台、教育平台,实现清真产业走向国际的目标。
近年来,特色清真产业深受一些国家的青睐,由于认证机制问题,未能完全打开国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只有打开清真产品和穆斯林用品通道,确立清真产业认证机制,使认证体系直接与国际清真食品体系接轨,才能让宁夏清真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建立主导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白尚成表示,在建设城市群过程中,吴忠市已被纳入重点建设区域,这为全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
近年来,吴忠市工业发展后劲十足,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电力、新材料、造纸、乳制品、葡萄酒、皮毛绒、建材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宁夏重要的工业基地。吴忠市青铜峡新材料工业区、太阳山工业区的规划建设,为吴忠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另外,吴忠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大米、清真牛羊肉、有机枸杞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未来吴忠市将围绕这一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做优特色产业,使当地农民获得更大收益。
“多年来,吴忠市委、市政府始终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的功能及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百姓生活的更美好。这是百姓的梦想,也是吴忠市未来继续奋斗的目标。”白尚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