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切换
新闻
塞上江南变智算高地 宁夏冲刺中国绿色算力之都
2025
05/19
14:20

■何玲

从西部“算力之都”到千行百业智变,宁夏锚定中国绿色算力之都加速奔跑。一场数字经济的变革正在重塑这片大漠与黄河之畔的经济基因。

5月16日,宁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中卫市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张雨浦强调,要用足用好宁夏气候适宜冷凉干燥、地处中心时延最佳、电力丰沛绿电充足、西部政策要素齐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五大优势”,加快打造国家级数字产业集群,到2030年基本建成“中国绿色算力之都”。

2025年,宁夏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为支点,撬动数字经济规模向2200亿元目标冲刺,多项核心指标领跑全国。

从沙漠深处的数据中心集群到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从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车间到医疗教育的“AI助手”,宁夏各地正在展开一场数字经济时代“数实融合”的深刻实践。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卫市,干燥的气候与充沛的绿电资源,为算力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内,近2万个标准机架昼夜运转,为全国互联网巨头提供数据服务;中联零碳智算产业园二期项目如火如荼,规划智算业务占比超80%。曾经的荒原如今已成为全国十大算力集群中智算规模排名第三的核心节点。

宁夏的“算力版图”远不止于此。截至2025年4月,全区已建成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9个,在建项目25个,标准机架数突破14.2万架,算力规模达7.4万P,智算算卡超11.6万张,服务器上架率、电能利用效率等5项指标全国领先。亚马逊、腾讯、中国电信等25个数据中心项目加速落地,新建数据中心100%使用绿电,打造“算电协同”示范区。

这一系列硬核数据的背后,是宁夏作为全国唯一“双中心”省份(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战略优势与实践成果。

2025年,宁夏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已达60%,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86个,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19个,26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智慧物流平台“我找车”覆盖全国31个省份,注册车辆超185万辆,累计运输量达18.9亿吨;凯添燃气的AI管家实时监测燃气安全,预警精准率达99%;医疗领域,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医助——宁小卫”覆盖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辅助诊疗效率提升30%。数字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构生产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在政策层面,“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与“数据要素×”大赛双轮驱动,孵化出政务、医疗、教育等一批创新场景。银川市以“算力之都”为锚点,签约31个重点项目,智能算力达3300P,推动西北首个百亿级参数大模型“九天”上线。这些突破,标志着宁夏正从“数据存储地”向“智能策源地”升级。

未来,宁夏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综合算力指数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建成“中国算力之都”。

随着5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万兆光网试点启动,以及量子技术、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布局,这片土地正在成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试验田”与“示范窗”。

数据流淌成河、算力汇聚成海,宁夏正在书写西部大开发的全新篇章。 从西部“算力之都”到千行百业智变,宁夏锚定中国绿色算力之都加速奔跑。一场数字经济的变革正在重塑这片大漠与黄河之畔的经济基因。

5月16日,宁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中卫市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张雨浦强调,要用足用好宁夏气候适宜冷凉干燥、地处中心时延最佳、电力丰沛绿电充足、西部政策要素齐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五大优势”,加快打造国家级数字产业集群,到2030年基本建成“中国绿色算力之都”。

2025年,宁夏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为支点,撬动数字经济规模向2200亿元目标冲刺,多项核心指标领跑全国。

从沙漠深处的数据中心集群到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从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车间到医疗教育的“AI助手”,宁夏各地正在展开一场数字经济时代“数实融合”的深刻实践。

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卫市,干燥的气候与充沛的绿电资源,为算力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内,近2万个标准机架昼夜运转,为全国互联网巨头提供数据服务;中联零碳智算产业园二期项目如火如荼,规划智算业务占比超80%。曾经的荒原如今已成为全国十大算力集群中智算规模排名第三的核心节点。

宁夏的“算力版图”远不止于此。截至2025年4月,全区已建成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9个,在建项目25个,标准机架数突破14.2万架,算力规模达7.4万P,智算算卡超11.6万张,服务器上架率、电能利用效率等5项指标全国领先。亚马逊、腾讯、中国电信等25个数据中心项目加速落地,新建数据中心100%使用绿电,打造“算电协同”示范区。

这一系列硬核数据的背后,是宁夏作为全国唯一“双中心”省份(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战略优势与实践成果。

2025年,宁夏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已达60%,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86个,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19个,26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智慧物流平台“我找车”覆盖全国31个省份,注册车辆超185万辆,累计运输量达18.9亿吨;凯添燃气的AI管家实时监测燃气安全,预警精准率达99%;医疗领域,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医助——宁小卫”覆盖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辅助诊疗效率提升30%。数字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构生产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在政策层面,“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与“数据要素×”大赛双轮驱动,孵化出政务、医疗、教育等一批创新场景。银川市以“算力之都”为锚点,签约31个重点项目,智能算力达3300P,推动西北首个百亿级参数大模型“九天”上线。这些突破,标志着宁夏正从“数据存储地”向“智能策源地”升级。

未来,宁夏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综合算力指数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建成“中国算力之都”。

随着5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万兆光网试点启动,以及量子技术、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布局,这片土地正在成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试验田”与“示范窗”。

数据流淌成河、算力汇聚成海,宁夏正在书写西部大开发的全新篇章。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